添加日期:2018年1月19日 阅读:1551
入冬以来,随着流感的高发,一种主要用于儿科的药物被冠以“神药”之名,被许多人追捧,医药学界为此也展开激烈讨论。不久前,某滴眼液、某风湿胶囊才被赶下“神坛”,如今又见“神药”!
“神药”为何总有市场?
有时候,一些所谓的“神药”的确有一定疗效,但疗效被夸大,适用范围被放大。从某种程度上说,“神药”反复流行是因为“迷信”还有市场。“神药”通常有这些共同特征:其所宣称的适用范围极广、疗效极好、副作用极低,几乎“包治**”,同时,厂家商家通过各种形式发动广告攻势来助推。
看似“离谱”的宣传却有人相信,大概有几种原因:或是获取的知识不够完备,难以辨别;或是“病急乱投医”,在“宁可信其有”的心态下放弃理性评判;或是“盲从”于宣传,过于信赖某些平台或某种形式的推介。
要避免“神药”泛滥,一方面,相关部门需加强药物和广告监管,另一方面公众也要提高自身“免疫力”,从根本上消除“神药”的生存土壤。
如果把不实宣传等外界因素比作“病毒”,那么它们能成功“侵入”,也离不开受众体内的“病毒受体”,离不开科学思维与理性思辨的缺位。
理性思辨,首先要基于尽可能全面的事实,了解不同观点。比如人们对糖尿病缺乏科学了解,五花八门的“治好糖尿病药物”屡禁不绝。事实上,根据当前的医学知识,对于糖尿病只能控制病情,尚不能治好。
理性思辨,还要有科学方法。以医学研究为例,评判一种药物或疗法是否安全有效,要进行动物实验、包括大规模随机双盲试验在内的多期临床试验,上市后还要考察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循证证据。
理性思辨,不是“非黑即白”。对于一种药物,要么封“神”、要么打死,这种态度不可取。任何药物都不是“**”或“超能”的,但经过严谨考证、严格审批的正规药物,会有适应症。把握好适应症和副作用,扬长避短合理用药才是正解。
还应该认识到,科学反对迷信,包括迷信科学本身。在过度用药问题中的“药物崇拜”因素,某种程度上就是迷信科学的一种体现。“求医”离不开“问药”,“不拿药就不算看病”,这种认识正是药物滥用的祸首之一。
文章来源:
1.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1168医药招商网”的所有作品,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-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1168医药招商网http://www.1168.tv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2.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(非1168医药招商网)的作品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
3.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4.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,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。联系邮箱:1753418380@qq.com。
【适用范围】用于缓解颈、肩、腰、腿及闭合性软组织疼痛、肿胀等不适症状人群的物理冷敷。【使用方法】外用。将本品适量直接涂抹于不适部位,轻轻按摩2-3分钟,每日2-3次。
【适用范围】用于缓解颈、肩、腰、腿及闭合性软组织疼痛、肿胀等不适症状人群的物理冷敷。【使用方法】外用。将本品适量直接涂抹于不适部位,轻轻按摩2-3分钟,每日2-3次。